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昌邑背景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昌邑背景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司马炎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弱智儿子?他没有其他儿子吗?
司马炎不是傻子,虽然不像其他开国之君那么英明神武。但是基本理智还是存在的,司马炎还有儿子,但司马衷是嫡长子。即使这样司马炎也曾一心想要废除司马衷。可是因为晋朝的“特殊国情”,最终都未能实现。
下面来具体说说,都是些什么特殊情况。
1、晋朝的治国理念。历朝历代都有其治国理念,要么奉行法家严刑峻法,要么采用道家修养生息,要么施展儒家仁义礼智。可是,司马家的晋朝得国不正,自伊始便怕重蹈曹魏覆辙。所以治国理念一个字概括就是"孝"。这既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间的孝,同时也要求君主爱护臣下,父亲爱护儿子。惠帝司马衷虽然是个弱智,但是因为其嫡长子身份,反而因此获益。
2、晋朝的门阀政治。在晋朝当官最讲究出身门第。朝中的大臣关系盘根错节。造成晋朝的统治更像是世家大族的联合,司马家只是其中最强的一家。甚至皇帝司马炎一些决策还要受到大臣的左右,就比如为太子司马衷选妃之事,司马炎百般不愿,最后还是在众臣的坚持下为太子娶了贾充之女。而对于这样的门阀政治一位难得糊涂的皇帝必然是优于英明果敢的皇帝。
3、身边有贵人相助。内宫中司马衷有两个贵人。第一个就是司马炎的继皇后杨氏。司马衷为司马炎原配杨皇后所生,杨皇后死的早。临死前将自己的堂妹杨氏进献给司马炎,成为了继皇后。而小杨氏对于这个冒着一股傻气的继子充满了怜爱,更因为不是亲生母亲这种怜爱变成了溺爱。而司马炎一直很宠爱两位杨皇后,于是这就成了司马衷内宫最大的保护伞。 另一位贵人便是太子妃贾南风。这个贾南风胆大泼辣,曾多次帮助司马衷偷梁换柱通过了司马炎的考验,让司马炎错误的觉得司马衷虽然低能,但是基本是非观还是存在的。另外就是得到了贾南风父亲贾充的全力支持。贾充是元老级的人物,他本是司马昭的心腹,也为司马家做了很多肮脏的事情(派人杀死了魏高贵乡公曹髦)。在当时的朝中可谓位高权重,许多大臣都以他马首是瞻。这便形成了司马衷外朝的保护伞。
4、有个皇孙来接班。司马衷这个人实在不聪明,但是他儿子司马遹却有几分智慧,所以司马炎就像未来的朱棣那样希望将皇位留给聪明的孙子。将司马衷的伤害降到最低。
正因为这些特殊的原因,司马炎最终放弃了废除司马衷的想法。同时也换来了“八王之乱”以及紧跟着的“五胡乱华”乱世惨剧。
就像《侠客行》中的侠客岛,一经点破便毫无神秘可言,而局外之人则费劲心思都难以猜透。晋武帝司马炎传位给司马衷也是同样,仅从结果上看不仅另后人难以置信,就算是司马炎的朝臣也多有异议,但是如果将视线适当放宽就会发现本应如此。
源于司马炎上位的特殊原因
司马炎能够上位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上一代的原因,西晋之人每每提及自身都要说是“宣王、景王”的天下,即是讲西晋其实是司马懿和司马师拼下来的,就连司马昭也不能否认。又因为司马师无子,所以为了能够继承这一支的血脉以及权力,就需要从司马昭的儿子中挑选一个过继给司马师,此为司马炎上位的一个背景;运气的原因,司马炎与司马攸同为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为兄司马攸为弟,但二人的祖父司马懿对司马攸甚是喜爱“宣帝每器之”,司马昭同样喜欢司马攸胜过司马炎,因此就选定了司马攸而非司马炎作为司马师的继子,“景帝无子,命攸为嗣”此中含有日后立司马攸为世子之意,然而就像排队购票,明明一个窗口队伍很短,但是等轮到你的时候售票员该轮休了,在此后司马师平定毌丘俭、文钦之乱后死于途中,司马攸失去了发了上的父亲,而司马炎则是有爹的孩子;朝臣的算计,即便需要“拼爹”但是继承司马师的司马昭认为应该把天下交还给司马师一支,至少公开的表示是如此,“此景王之天下也”,但是何曾等朝臣则看透了其中的玄机,力荐司马炎为世子---表示了对司马昭的忠诚和对其执掌天下的认可,因为司马炎才代表了司马炎,司马攸已经不是司马昭法理上的继承人,虽然仍为血脉至亲。
司马炎传位的考量
司马炎由世子而为晋武帝,将西晋的边界划开到了吴蜀之地,但是由谁来守业则是司马炎要面对的更大问题。并非司马炎只有司马衷一子,其实司马衷有兄弟26人之多,其兄司马轨两岁而夭,因此司马衷在司马炎诸子中为最长,这是司马衷可以登上皇位的原因之一。原因之二就是上述,司马炎得位于理有亏,本应属于司马攸的位置而归于司马炎,无论在当时还是后期都有不同的声音,甚至有谣言“百僚内外皆归心于齐王(司马攸)”,甚至在司马炎临终病危,“及帝疾甚,朝野皆属意于攸”。在此背景下,司马炎首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司马衷是否有智力问题,而是如果更换权利继承人的后果---在司马衷有“古风”的情况下,如果另选继承人,那么司马攸是最有竞争力和合法性的,相对于司马炎的其他儿子来说。因此为了把自己一支的权利传承下去,司马炎就只能通过司马衷而把希望寄托在第三代及司马遹身上。
以上就是在特殊的背景下,司马炎不得不选择弱智的儿子司马衷为继承人的原因。但是司马炎寄托在司马遹身上的希望并没实现,其后司马遹被害,司马攸之子司马冏发起“八王之乱”引起西晋以后的巨大动荡,司马炎的儿子全部不存于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昌邑背景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昌邑背景墙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